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耐庵亭

小说家罗贯中

作者: @ 2000-11-27

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罗贯中(约1310-1385),名本,一说名贯,号湖海散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具体生卒 年月不详。他是太原人,与世寡合,和《录鬼簿续编》作者贾仲名是忘年之交。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相传施耐庵是他的学生,和他曾 一起从事创作。他创作戏剧三种:《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哭死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 谏》,曲词极为清新。又作有通俗小说五种:《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 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就最高。他是一位杰出的通俗小说 家,他的创作在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罗贯中对魏、蜀、吴三国自有一套顺逆是非的看法。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 的,是正统演述和材料取舍方面就自有一套体例。例如对于曹操,要突出他的奸诈虚伪和用心险 恶,同时又不抹杀他的机智和用兵的本领;对于刘备,便处处强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 窃。基于这种认识,他在人物塑造、故事调他是汉室宗亲,继承汉室有合法地位,强调他的忠厚爱 民,待人厚道义气,等等。对于魏、蜀、吴的将领,主要是突出诸葛孔明的智慧,关、张等五虎将 的英勇;周瑜的气量狭隘,妒才忌能;鲁肃的老实;吕蒙的奸险。对于曹操手下文武人才,也各各 按着艺术要求,加以塑造,应肯定的,还是肯定;应贬责的,便加贬责。他不讳言蜀国的失败以至 于灭亡,但尊蜀贬魏,却是一根主线,贯彻始终。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 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 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处在他的时代,他的这种倾向是很自然的,也毋须加以指责。   罗贯中的思想中,自然也有落后的一面。相信宿命,描写神怪,虽然并未在《演义》里占主要 的篇幅,但是也不时出现,像诸葛亮的"陇上装神"、"穰星求寿",关羽死后的显圣索命,显灵救 子,以及见星坠而知大将死亡,临死前而妖异屡见之类,这些迷信的描写未免使此书略为减色。但 我们知道,民间三国故事里的神怪,比《演义》更多,罗贯中已有意识地删除不少。所以我们也毋 须苛责这位生于六百多年前的艺人。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