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耐庵亭

黄焖狗肉

作者: @ 2000-11-28

【菜名】 黄焖狗肉 【特点】 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肉厚。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湿,有补虚损,祛风湿,强筋 骨,壮肾阳之功, 【关键】 大火烧开,小火焖酥,约1小时左右,风味是一格。 【原料】 小狗1只,熟猪油100克,淀粉100克,肉汤750克,酱油25克,料酒100克,大葱50克,蒜瓣50 克,辣椒25克,鲜姜25克,香油25克,花椒5克,食盐10克,味精3克,胡椒粉10克 【制法】 1、 用凉水将30-40天的小狗呛死,放入盆内,浇沸开水烫洗去毛,从肚月襄下一壁两半,除去 内脏,入清水盆中漂洗干净。 2、 锅坐火上,加清水烧开,将狗拉展,入开水锅中焯过,抹上白酱油,叉到铁叉上。用木炭生 火,视烟走后,将铁叉就火翻烤至金黄色待用。 3、 将锅坐火上,加熟猪油烧热,投入花椒,炸出香味,再将花椒粒捞出,然后加入各种调料、 肉汤和烤好的狗肉,加锅盖改大火焖约30分钟,加淀粉翻搅两下,盛入大盘内,用力划开皮即可食 用。 【传说】 1、 我国吃狗肉的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狗肉便是宫廷宴饮,祭祀大典上不可缺少的美味。 汉高祖刘邦就非常爱吃彭城狗肉。而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则使鹿邑县的试量集体集狗肉出了名。 相传《水浒》的作者施耐庵很喜欢吃狗肉,所以,他写鲁智深吃狗的情节特别生动。据《艺苑余 谈》载,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也嗜食狗肉。当时,扬州有一盐商,慕板桥画,以重金求之,板桥不屑 与见利忘义的盐商交往,终未应允。后来,这盐商探听到板桥嗜吃狗肉,且爱结交隐士仁人,便心 生一计。一日,板桥出城数里,寻幽觅静,至一林边,忽闻琴声出幽篁,与溪鸣相和。寻声而往, 见一茅屋,一位老人独坐榻上,扶琴而弹。屋前一炉,炉上一钵,正热气蒸腾,芳香扑鼻,板桥知 为狗肉。老者见板桥,兀然不动。板桥异之,问道:"君嗜狗肉乎?"老者答曰:"世上万物,唯此 为上。"板桥说:"我亦有同嗜。"老人道:"然则汝亦如味之人,请共尝之。"遂对从大嚼。食罢, 板桥兴发,对老人说:"君室墙上无画,我可为群书否?"老人即出纸墨,倾刻画成。次日,盐商大 宴宾客,展现郑板桥昨日之画。郑板桥知而不乐,出城再访老人,则逸矣。 2、 狗的品种很多,按用途可分为牧羊犬、猪犬、警犬、观赏犬、挽曳犬、食用犬等。《本草纲 目》则载:"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善守,食犬体肥供馔。"可见,我国古代狗是分之为三类。我们 据说的狗肉,是指食狗。但在西北农村,却有"狗肉不上席"之说。但民间广泛食用视为珍肴。 3、 狗肉不公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它具有含蛋白质多,脂肪少,胆固醇低的特点。祖国医学认 为,狗肉性味咸甘酸、热,归胃、肾二经,具有温补强壮之功。食用狗肉,据《食疗本草》 载:"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日华子本草》注曰:"狗 肉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   隆冬时节,正吃狗肉。食后周身发热,驱寒壮体,大有补益。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