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耐庵亭

野口与他的麻将博物馆

作者: @ 2000-11-28

野口和他的麻将博物馆 日本的野口恭一郎是个麻将迷。30年前他就在千叶县开办了世界第一家麻将博物馆。 麻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110年。野口五次到中国的宁波。他坚信麻将是从这个港口城市飘扬过 海传到日本及海外的。麻将在日本被称做“麻雀”,而宁波的方言中麻将的发音和“麻雀”一致。 具野口恭一郎考证,麻将大概在1909年左右进入日本。当时很多日本人从中国带回麻将,开始 是在艺术家和有闲阶层中流行,后来逐步被广大社会各阶层接受。 野口在宁波特意拜访了清代富商陈鱼门的故居。陈鱼门在当时因精于麻将的规矩套路而远近闻 名,是麻将流传到域外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经常邀请当时宁波的英国领事馆的官员到他的寓所玩麻 将,外国人对麻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至将麻将带回国去。 第一个向西方世界推广麻将的是美国人J·P·Babcock。为了让不识汉字的人使用方便,他在麻 将牌上加刻了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甚至还将麻将的规则作了简化和调整。 1922年,中国生产的麻将从海上大批出口到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泰国、越南、韩国等 地。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及其后妃用过的两幅五彩螺钿麻将牌现收藏于野口的麻将博物馆。其中一副 为男用牌,一副为女用牌。女用牌的尺寸比男用牌稍小;男用牌的百子那面是五彩嵌花梅树图案, 用笔偏刚,女用牌则是五彩花草图案,用笔偏柔;男用牌的两颗万能牌子是“福”“寿”字样及相应图 案,女用牌则是“天”“地”字样及相应图案。两副牌的背面均为黑檀木质,正面均象牙质,在黑檀木 和象牙之间均嵌银装饰。两副牌都配有装饰精美的黑檀木盒子。盒子的各个侧面均以五彩花草为边 饰,中间则饰以百子图,亦是五彩。左侧嵌的是燃爆竹图,右侧嵌的是角力图,后侧嵌的是跳绳 图,盒盖上嵌的则是耍蛇图。 馆中还收藏有一副麻将“水浒传牌”。它的“万”“筒”“条”108颗麻将子上分别绘着《水浒传》中 108条梁山好汉的形象及各人的诨名与正名,都栩栩如生。“风”牌以刀、箭、戟等武器为饰,白板 饰以鼎文的“乐”字,“发”牌饰以元宝,“中”牌饰以剑和令旗,八张万能牌则绘着传说中的八仙并分 别刻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样。其牌盒的设计更是别出匠心。它的造型就像一本书,木质黑漆, 在类似书的封面的那一侧,右上角写着“水浒传”三字,左下角写着“罗贯中施耐庵著”。 野口笑称:“麻将是人类发明的最高级的竞技游戏之一。” 玩麻将有活跃思维、激发智力、延缓记忆力衰退的功效。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已于1998年把麻将 确定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以期最充分地发挥麻将的积极效用、弘扬健康的麻将文化。 根据有关资料,麻将来源于明朝的“马吊”。“马吊”是一种纸牌,其意为马有四脚,缺一不可, 需要四人一起玩。明末清初时,在广东一带这种纸牌逐渐演变成麻将的雏形,他们用竹子或铸铁板 做成的长方形色牌,并被带到全国。在宁波,色牌又被进一步发展,其形状与规则与我们今天所玩 的麻将已基本相同。 直到1890年才出现有关麻将的文字记载,由此推断它是在19世纪下半叶才最终形成的,麻将的 历史大约150年,但是它的普及程度却远远超过了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象棋和围棋。 北京士必达雅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最后修改日期 2000年11月01日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