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耐庵亭

施耐庵是怎么认识罗贯中的

作者:吴民 @ 2001-04-12

施耐庵是怎样认识罗贯中的 施耐庵从钱塘辞官归来,过了不久,季氏夫人就一病亡故了。他续娶的夫人姓申,是苏州枫桥人。 因此,他便靠近岳父家坐了一馆,授徒为生。他虽有从学弟子数十人,但俱是庸常之辈,并无一个中意 的。 一天,施耐庵闲暇无事,在虎丘游玩,遇见几个秀才在那里争论不休,一个个面红耳赤,只听他们 七嘴八舌地说:从来“杨花柳絮如飞雪”,谁见“柳絮飞来片片红”?真是“木棒打水,不通,不通”。原 来,他们当中有个外地口音的小青年,随口念了“柳絮飞来片片红”这句诗,还没有先进单位了说明原委, 同伴便众口一词嘲笑起来。施耐庵听了很感兴趣,便问这个小青年,此诗何解?小青年说:“这有何难,几 位兄长实少见多怪耳!”接着他一口气把全诗念了出来: 玉带桥边袅袅风, 牧童横笛过桥东, 夕阳返照桃花坞, 柳絮飞来片片红。 旁边的人听了全诗,都称赞叫绝起来。 施耐庵觉得这个小青年文思敏捷,不知他志向如何,就走上前说:“请以木棒打水为诗题,再作一 首如何?”小青年看施耐庵有长之风,知非等闲之辈,立即回答说:“愿聆教诲!”接着略一思索,便吟诵 了一首: 手持长竿杖碧波,声声击破楚江秋。 红蓼滩头惊宿雁,白萍江上起浮鸥。 浪卷珠飞涛似涌,龙藏鱼遁水中空。 尘世今进何可钓,应悔文人笔下钩。 这首诗曲折地反映了元朝末年朝政昏暗,群雄四起,许多人有志救民,无处展才的愤慨之情,深深 打动了施耐庵的心。施耐庵有心收下这个小青年为弟子,便同他攀谈起来。原来这个小青年叫罗贯中,是 跟父亲从山西来苏州做生意,暂时寄居于此的。罗贯中久闻施耐庵大名,常恨拜见无门,今日意外相逢, 实实喜出望外,连忙拜施耐庵为师。后来,施耐庵从事著述活动,罗贯中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