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耐庵亭

元代施惠与《幽闺记》

作者:朱新 @ 2002-07-05

幽闺记(又名拜月亭) (元)施惠著 剧情简介: 《幽闺记》又名《拜月亭》,是“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之一。相传是元代施惠和范居中、黄天 泽、沈洪等一起合写的,明朝时期有些人说是施惠一个人的创作。这本戏的故事流传较早,在元朝杂剧里 也有过关汉卿的《幽闺佳人拜月亭》和王实甫的《 才子佳人拜月亭》等作品。 全剧的故事是这样的: 金朝受到北番侵略,战事逼近中都,朝廷南迁,王尚书出使在外,他的夫人和女儿瑞兰也仓皇地离开 中都,同百姓们在一起逃难。途中母女失散,瑞兰路遇穷秀才蒋世隆,不得已结伴同行。 蒋世隆是和妹妹瑞莲一起逃难的,兄妹二人也在路上失散;瑞莲却路遇王夫人,被认为义女,一起同 走。 瑞莲和世隆一路上经过忧患生活,发生了爱情,在招商店结成夫妻。不幸世隆病倒在店里,这时候王 尚书平番得胜回朝,路过这店,看见女儿瑞兰,才知道母女逃难途中失散,和蒋世隆结伴经过。瑞兰要求 父亲同意她嫁给蒋世隆,王尚书认为门第不当,撇下害病的蒋世隆,带着女儿去了。在驿站上遇见了王夫 人和瑞莲,一同进京。 后来王尚书做了宰相,看中了新科状元,一心要把女儿瑞兰嫁给他,瑞兰不愿意,新科状元也当面拒 绝。他正在为难的时候,义女蒋瑞莲却认出新科状元就是自己的哥哥蒋世隆,于是各人的忧患全消,有情 人终成眷属。 作者简介: 施惠,元代戏曲作家。一说姓沈(见清曹谏亭本《录鬼簿》),字君美,均美,浙江钱塘(今杭州) 人。生卒年不可考,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中,可见施惠在钟嗣成 作《录鬼簿》时已去世(编者注:未必,活着的人也称鬼,有机灵等意),而《录鬼簿》作于元至顺年 间,故施惠生活于元至顺以前。施惠巨目美髯,好谈笑,居杭州吴山城隍庙前,以坐贾为业,是一位书会 才人。与钟嗣成、范居中、赵君卿、陈彦实、颜君常等相交,曾与范居中合撰《肃霜裘》杂剧。 作有南戏《拜月亭》,另据传抄本《传奇汇考标目》所载,施惠尚作有《芙蓉城》、《周小郎月夜戏 小乔》两剧,今皆佚。《拜月亭》在昆曲中有折子戏流存。  施惠,字君美。杭州人。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王世贞《曲藻》、沈德符《顾曲杂言》、沈自晋 《南词新谱》均认为系南戏《拜月亭》作者。王骥德《曲律·杂论》谓“世传《拜月》为施君美作。”吕天 成《曲品》则认为:“云此记出施君美笔,亦无据。”元钟嗣成《录鬼簿》卷下列于“方今已死名公才人, 余相知者”项内,云“惠字君美,杭州人。居吴山城隍庙前,以坐贾为业。公巨目美髯,好谈笑。余尝与赵 君卿、陈彦实、颜君常至其家。每承接款,多有高论。诗酒之暇,唯以填词和曲为事。有《古今砌话》, 亦成一集,其好事也如此。”下附[凌波曲]吊词,但均未提及撰《拜月亭》一事。清张大复《寒山堂曲 谱》引注则作:“吴门医隐施惠,字君美著。”与前述杭州施惠不同。而世德堂本《拜月亭记》开场[满江 红]有:“自古钱塘物华盛,地灵人杰。昔日化鱼龙之所,势分两浙。”则作者似又可能系杭州人。又《传 奇汇考标目》别本第五称:“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并列其所著《拜月亭》、《芙蓉城》、 《周小郎月夜戏小乔》三剧(后两剧今未见),不知何剧。故《拜月亭》,尚难定论。另曾与范冰壶等合 作《鹔鹴裘》杂剧,亦已佚。散曲存有[一枝花·咏剑]套数。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