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耐庵亭

郭伯南主编《新编中国史话》论述

作者:郭伯南 @ 2002-07-10

(3)郭伯南等主编《新编中国史话》的论述   “逼上梁山”,是一句血泪凝铸的成语。原意是指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许多故事。 话说东京(开封)八十万皇家御林军的教头林冲,为人正直,安分守己,谁知却祸从天降,脸上被打上金 印,肩头被戴上长枷,流放去荒凉的沧州。他被两名公差押着,出了东京,行不一日,来到一片大松林。 这里林深树密,不见天日,是野猪出没的地方,故名野猪林。两个公差见这里荒无人烟,遂起杀心,先将 林冲缚了,随将硬木作成的役棍猛然抡起,向林冲头上狠狠劈去。就在这刹那间,松林背后呼地飞出一条 铁禅仗,的一声将役棍打落,随之一个胖和尚跳将出来,大喝道:“洒家鲁智深在此等候多时了!”两个 公差早已吓得呆若木鸡。和尚举仗欲打死两个狼心狗肺的公差,却被林冲上前苦苦劝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原委: 有一天,林冲同林娘子去五岳庙烧香还愿,来到庙前,见一僧人正在练武,其艺绝伦,功力深厚,暗暗敬 佩,直看得出了神。林娘子遂同使女先进庙中烧香去了。那僧人即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林冲上前见礼, 彼此一见如故,遂结义为兄弟。说话间,但见使女张惶呼唤,说娘子与人口角。林冲赶进庙中,却见一恶 少正调戏林娘子,不由怒火中烧。待细一看,认得那是高衙内,乃权臣高俅义子,东京有名的淫棍。高俅 官拜太尉、禁军统领,其势炙手可热,又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林冲只好强按怒火,携娘子回家去了。 那高衙内却淫心不死,欲夺林娘子,遂巧布圈套,强加林冲以罪名,将其刺配沧州。又买通差人,欲在路 上结果他的牲命。 鲁智深自林冲遭冤,唯恐他路遇不测,遂在暗中跟随保护至此。他欲杀掉公差,让林冲远走高飞。可林冲 却心存团圆之想,不肯流为草莽,遂又甘愿戴上刑枷,上路了。 林冲来到沧州牢城,被安排去看管草料场。在一个风雪夜里,草料场突起大火。原来又是高衙内派来的奸 人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忍无可忍,抓得奸人,手起刀落,而后投奔梁山去了。 梁山上聚义的英雄豪杰有一百零八将,诸如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等等。他们 原先或为农夫,或为渔民,或为小吏,或为武夫,最后都被逼得走投无路而上梁山来了。 描写各路英雄纷纷被“逼上梁山”的集大成著作,就是施耐庵的《水浒传》。 梁山,在今山东省梁山县。那里有八百里水泊,故又名水泊梁山。梁山主峰高不过二百米,但平地拔起, 气势雄壮。黑风口,相传为李逵据守的梁山门户。那口,峡谷幽深,崖壁危峭,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之势。北宋时的八百里水泊,后因黄河改道,水源断绝,如今已大都化为桑田。然而,仍约略可见当年 水泊梁山之余韵。山上残存许多传说遗迹:梁山义军的赛马场,花荣射雁处,聚义厅旧址,以及旧址前竖 文“替天行道”杏黄旗的旗杆石。石上有碗口大的窝,深十几公分。在旧址上,今仍可拾到古代建筑的瓦 片。 《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梁山水泊,故以“水浒”名之。 《水浒传》研究的争论是很多的,难以尽述。然而,总观众论有两点是不容置疑的。一是《水浒》将正史 中骂做“贼寇”的起义者作为英雄来歌颂,写得有声有色。它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巨著,这显 示着作者与作品的进步性。二是《水浒》中的英雄,在封建统治的高压下英勇抗争,前仆后继,然而,他 们却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反映了作者与作品的局限性。大概也正因如此,这才不失为古人所写古典小 说的真面目。 施耐庵堪称为文学大师,塑造了几百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可遗憾的是他不曾为自己写下一份哪怕是几百字 的简短传记,以致今日只知道他生于元末明初,兴化白驹场(今属江苏大丰县)人,此外,则知之不确 了。 相传,施耐庵为元末进士,与元末起义领袖张士诚为同乡。士诚起义后,几请耐庵,耐庵坚不肯就。士诚 称吴王后,亲自登门走访,见其正写《江湖豪客传》,也就是《水浒传》的初稿。士诚又面恳出山相佐, 耐庵以老母在堂为辞,不肯奉命。明初,朱元璋也曾请其赴京做官,仍不肯出仕。终其一生而成其不朽之 作。 施耐庵,史不为之作传,其事不传。故历史上是否确有施耐庵其人,曾一时成为人们心中不解的疑团。本 世纪五十年代曾做过些调查。最近几年来,施氏有关文物又屡有发现。计有:施耐庵之子施让的地券文, 十二世孙施子安残碑,十九世孙保存的《施氏家谱》等等。还有,施耐庵墓在今江苏兴化县施家大队,墓 园占地约一亩,施氏家族年年清明为之扫墓。这样,往昔的疑团也就日消了。   (选自郭伯南等主编:《新编中国史话》(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