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耐庵亭

张氏堂号清河郡:清河之识小考

作者:浦玉生 @ 2003-10-19

张氏堂号清河郡:“清河之识”小考 浦玉生 明代淮安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公讳子安,字耐庵……英雄生乱世,则虽有清河之识,亦不得 不赍志以终,此其所以为千古幽人逸士聚一堂而痛哭流涕者也。……” 此处"清河之识",我以为是有真知灼见、远见卓识之意。这是一个不多见的词语,值得一考。 《辞海》解释:一是古河名。……古济水自巨野泽以下别名清水,宋后遂通称清河……今唯东平境内汶河 分为南北二支,故有大小清河之名,西北流注东平湖,……古泗水别名清水,宋后遂通称清河……。二是郡、 国名。汉高帝置郡。……三是旧县名。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置,治今江苏淮阴西南。清乾隆时始移清江 浦,即今淮阴市。1914年改名淮阴县…… 从此条"清河之识"之解释"清河",可以看出这里的"清河",与梁山水泊有关,与淮安王道生所处的 地域"三淮"(淮阴市、淮阴县、淮安市)有关,更与张姓的“郡”名(当指张士诚)有关。 清河县地处冀南平原,是《水浒传》中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清河之名,因水得名。据《战国策》 说,张仪游说赵国"奉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就是指的清水河。汉朝初年,把原来厝县地从巨鹿郡分出 来,以境内的清水河为名,建立清河郡。元朝灭掉辽金统一北方后,取消了恩州,设立清河县,属大名 路。 "清河郡"还是张姓的堂号,始祖张良。而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施耐庵参加了张士诚的起义军,他谏阻 张士诚称王,然而张氏不听,所以辞官走。但施耐庵是同情张士诚农民起义的,所以在《水浒传》中有一 个吴用,那是梁山上的军师。就因为有了这一节,所以在明朝专制统治时期,问其家世,施氏后裔"讳不肯 道;问其志,则又唏嘘叹惋;问其祖,与罗贯中所述略同。" "清河之识"一语,应该是传递了施耐庵与张士诚的关系信息。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