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耐庵亭

施氏后裔遗物:吴牛喘月瓷器

作者:浦玉生 @ 2003-10-19

施氏后裔遗物:“吴牛喘月”瓷器 浦玉生 2003年10月5日,笔者访盐城古玩市场卖主兴化人王先生,50多岁,从事古玩已七八年,他说曾在施 家桥收得一砚是龙凤造型,半尺见方许,60元购得700元卖出,卖给了扬州一位生意人丁先生。说是砚背 面有字,张士诚赠施耐庵什么的。王先生本人是窑厂工人,可能没有多少文化。他说从施家桥三组施氏后 人施祥葆(?)家里收到吴牛喘月图的瓷器,我遂买下收藏。他说是清同治年间的物品,底有“屈□堂 制”印。画面上牧童骑在牛背上,牛在月光下的山野里漫步。同时印有年代和“施情顺”姓名字样等。 吴牛喘月,此典指疑心而生惧。大意说:江南有一种水牛,江南地区在古代是吴国的所在地,所以水 牛又称吴牛。水牛十分怕热,一到夏天,它总喜欢泡在水里,在阴凉的地方歇息。有的水牛一见到天上圆 圆的月亮,就以为是正午的太阳,吓得不断地喘气。 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手下有一个臣子,名叫 满奋,由于他是南方人,所以特别怕冷,到了冬天,更是把西北风看得像猛虎一样。有一天,晋武帝召见 他。当时正值冬天,外面西北风呼呼地吹着。满奋来到宫中,宫中朝北的窗子是用琉璃做成的,很结实, 足以抵挡寒风,但看起来似乎是透明的,好像西北风会吹进来一样,满奋一看这窗户,不禁打了个寒颤。 晋武帝说:"赐坐"一个侍臣把椅子放到此窗下,满奋望着椅子,又望了北窗,感到十分为难,不敢去坐, 傻呆呆地站在原地。晋武帝看了他的表情,不禁感到十分好笑。他想起满奋有怕风的毛病,知道他以为北 窗上没有挡风的东西,就用后指北窗,笑着说:"窗子是用琉璃做的,不会有风吹进来的。"满奋羞怯地 说:"臣是一条河里的水牛,见到月亮就喘起气来了。" 后来,人们就用"吴牛喘月"这个成语来比喻人遇到事情过分害怕,带有嘲讽的意味。想起民间有《吟 诗拒聘》的传说,说朱元璋曾派刘伯温造访当年为张士诚做过军师的施耐庵,在白驹的施家,刘伯温乘着 酒兴吟诗:“闻说江南一老牛,诏书征下已三秋。主人有甚相亏处,几度加鞭不转头。”施耐庵也和诗作 答:“老牛力竭已多年,项破皮穿只爱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必再加鞭。” 随即连干几大杯,装着 酒醉,伏在书案上睡了,刘伯温看到他专心著述无意为官就没有再加劝说,回去复旨了。施耐庵确是这样 的江南一老牛。吴牛喘月的成语反映了施氏后裔的一种惧怕心态是无疑的。 藏有施耐庵砚或遗物的主人请与本文作者联系:info@zhcchina.com 瓷缸底有“屈□堂制”印,屈后面一字不清,想请教海内外对瓷器专家,这是一个什么民窑生 产定制的。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