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会动态

琴台客聚·聚义与忠义的《水浒》(简体版)

作者:黄仲鸣 @ 2010-08-15

   琴台客聚·「聚义」与「忠义」的《水浒》 --------------------------------------------------------------------            黄仲鸣   四人帮时代,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一部《水浒全传》,书前有[毛主席语录]:「《水浒》这 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 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这番话,相信是毛的读后心得,也是他针对时势的发言。综毛的一生,嗜读《水浒》,是不争的事 实,直到晚年,仍然要看。他看的《水浒》,相信是一个个「好汉」「聚义」梁山的《水浒》,而不是 后来接受招安的「忠义」《水浒》。换言之,他喜看的是金圣叹大刀阔斧删掉的《水浒》,而不是《全 传》。   「聚义」这一概念,毛极为尊崇,也符合他的性格。他上井冈山,「招安」了当时盘踞山上的「好 汉」王佐和袁文才,与林冲上梁山的情节有脉络可寻之处,也尽显毛的草莽性格。至于「忠义」云云, 当然是宋江满口「招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言论的脚注。    毛泽东喜看金圣叹的评本,是有道理的。《水浒传》第五十九回,写晁盖在曾头蒥脸上中了史文 恭一箭而亡,金圣叹在回前和文中的眉批,便力数宋江之权诈,十分精警:「夫晁盖欲打祝家庄,则宋 江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晁盖欲打高唐州,则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晁盖欲打青州,则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欲打华州,则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也』,何独至于打曾头蒥,而宋江默未尝发一言?宋江默未尝发一言,而盖亦遂死于是役。」因此,金 圣叹直指「宋江弑晁盖」,「史文恭之箭,乃真出于宋江之手也。」晁盖一死,宋江假惺惺坐正,即整 顿山寨,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安排人手井井有条,金圣叹批曰:「此岂临时猝办之言?」可见宋江早有 预谋,早有觑坐第一把交椅的野心。   近读佘大平的《寨名水浒:草莽龙蛇的江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零零七年四月), 其中一篇(为什么要晁盖早死)却有此见解:   「如果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写宋江,把他放在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上,让他率领众人打家劫舍、 起义造反,固然是一件顺理成章、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再要在他身上增添一层忠义思想的色彩,却是 比较麻烦的。……于是,水浒故事的创造者和改造者们想出了这个主意:在梁山事业的初期,先让晁盖 出面领头造反,如有不忠不义之罪,当然都是晁盖的;等宋江来到梁山之时,就可以站在一个新的起点 上,以新的面目在众好汉面前倡导忠义了。」不错,这正正凸显出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 君思想」,这才有下文的「招安」事迹。金圣叹深为不屑,遂运斤成风,将《水浒》删到「排座次」为 止。而毛泽东亦不屑「投降主义」,故到晚年仍只喜看金圣叹批本。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