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周锡山说水浒

戴宗神行的真实性

作者:周锡山 @ 2011-09-05

戴宗神行的真实性 周锡山 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院长戴宗对待犯人也非常凶恶,以勒索钱财为常事。宋江故意不给他银钱,引他 发火,然后抬出吴用的名头,拿出吴用的介绍信,戴宗即与宋江结成生死之交。 戴宗有一等惊人的道术:但出路时,赍书飞报紧急军情事,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 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称做神行太保戴宗。 戴宗多次用这个神技救护宋江,为梁山服务,给千古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是读者都认为这是 浪漫主义描写,没有实际的可能。 实际上《二十四史》有不少这样的记载,如《后汉书•方术传》说费长房“一日之间,人见其在千里 之外”。《三国志》说虞翻能一日步行三百里。《晋书》称单道开一日可行七百里。《隋书》介绍麦铁 杖日行五百里。《明史•程济传》说程济“有道术”,明代张芹《备遗录》记载程济任四川教谕时,常能 一日之间从四川到当时的京城南京一个来回。 古人的诗文也颇有这方面的描写。例如明代褚人获《坚瓠集》记载:“成化中,临清张成,以善走 得名,日行五百里。上官命入京师,往返仅七日,善马弗能逮。足有七毫,每走势发,足不能住,抱树 乃止。”成化年间为公元1465至1487年。临清即今山东临清县,距北京近一千二百里,来回近二千四百 里。张成日行五百里,恰与戴宗神行的日速相同,故需五日时间走完来回之路程,另用两天办公事,则 往返仅需七日,良马也赶不上他。他的脚上有七根毫毛,每次疾走时,停不下来,双手抱住树木才能止 步。 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钱谦益是一位大诗人,他有一首长诗描写他的家乡江苏常熟的邻县江阴的明末 神行奇人、号为“玉川子”的顾大愚。这首诗的题目之后,详细介绍其人其事:“《玉川子歌•题玉川子 画像》。玉川子,江阴顾大愚,道民也。深目戟髯,其状如羽人剑客。遇道人授神行法,一日夜行八百 里。居杨舍市,去(离开)江阴六十里。人试之,与奔马并驰,玉川先至约十里许。任侠,喜施舍,好 奇服。所至,儿童聚观。亦异人也。”他是道士,形貌奇特怪诞,眼眶深凹,胡须坚硬地挺竖着,酷似 一位飞仙和侠客。他遇到过有道术的人,学到了神行法,一日一夜可奔走8百里。此诗描写他早晨从苏北 淮阴出发,可一日内到达千里之外的苏南苏州,与奔马同行比赛,他比马先到约十里。他年已六十五 岁,喜欢穿奇装异服,衣袖特别阔,鞋子的木底有长齿,白发披在两耳之上,因此每当他出现时,“儿 童聚观”,“市儿拍手群追随”。 可见小说描写戴宗的神行是有历史和生活的依据的。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