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水浒街

托塔天王称晁盖

作者:卢明 @ 2011-09-22

托塔天王称晁盖 卢明 说起梁山好汉,晁盖是响当当的一个、受人喜爱的一个、不可忽略的一个。 上梁山前,晁盖是什么身份呢?他是个保正。那个时候实行保甲法,建立民兵武装,负责治安联 防。十户一保,设保长;五十户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保正。晁盖这个保正,负责五 百户的民兵训练和治安联防,相当于现在的民兵营长或治安联防队长吧。 一个保正,后来上了梁山,晁盖的英雄本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晁盖勇力过人,英风盖世。邻村做了一座青石宝塔镇妖降魔,将鬼怪赶至晁盖所在的东溪村,晁盖 大怒之下独自涉水将石塔搬到自己村子里来,这样的勇力,绝不亚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晁盖喜结好汉,盛名远播。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一点不比宋江差。他气度和风采,受到各处英雄仰 慕,这才有刘唐从山西远道而来,把生辰纲的消息报告给他。才有公孙胜从蓟州不远千里,前来告诉他 生辰纲的押运路线。 晁盖重情重义,堪称典范。刘唐夜卧灵官殿,被巡夜的都头雷横抓到以后,捆到晁盖家歇息。是晁 盖好歹说情,并送雷横十两银子,才使刘唐得以解脱。上梁山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报宋江给他们通风 报信的恩,派刘唐送一百两黄金给宋江。山寨的事刚有头绪,他就安排到济州大牢营救白胜。有人说白 胜是吴用救出来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吴用是按照晁盖的指令做的。得知宋江在江州即将被斩,晁盖 心急如焚,冒险远征,劫法场救宋江,对宋江的关切无以复加。宋江上山后,晁盖立马要让位给宋江, 只是由于宋江不同意才没让成。宋江想搬取老父上山,晁盖坚决支持,并给他妥善行动的建议。在宋江 遇险的情况下,还是晁盖派人接应了他,并把宋太公接到山上。白虎山到梁山求救,晁盖并没有因为是 宋江的朋情而冷淡,反倒坚决地支持宋江等人带兵参加三山聚义打青州。即使死后他也暗助宋江。宋江 打大名府的时候长了大背疮,晁天王托梦给他,指点他派人去金陵找来安道全医治。 晁盖秉持正义,疾恶如仇。说晁盖是梁山事业的创立者,并不是说他上梁山最早,而是说他与王伦 的路线截然不同。王伦在梁山,充其量算是土匪,只有在晁盖到来之后,才代表了正义事业。晁盖做了 梁山泊主,晁盖一改王伦时期不分好坏又杀抢的作法,而是只杀官不扰民,只劫富户不劫贫家。将领们 第一次下山劫取富商的钱财,他就特意提示千万不可杀人。在他的领导下,梁山泊主要打击对象是害民 的恶霸地主。冲州撞府时,开仓收财,除了供梁山军队使用外,还能分给群众一部分。晁盖强烈的正义 感,还体现在他对梁山形象的维护上。得知时迁在祝家庄偷鸡,他气愤地说:“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 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两个家伙冒 用梁山泊好汉的名义偷鸡,连累我等受辱”。如果不是宋江等人劝说,差一点把与时迁同来的杨雄、石 秀斩了。 其实,智取生辰纲,也是晁盖秉持正义的一大证明。晁盖是个富户,吃不愁,穿不愁,还四处施 舍。他打劫梁中书的钱财,应当是杀一下贪官威风,把贪官们的不义之财夺回来。有人说晁盖等人劫取 的生辰纲被几个人分了。可是,我们分明看到,上梁山以后,晁盖把劫取的生辰纲连同自己家里的钱财 全都拿出来公用。如果只是把晁盖看作是抢劫者,那就太不了解晁盖了,这无疑于盲人摸到象腿,直说 那是柱子。 晁盖死得早,由于他在梁山事业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他有关的话题很多。那么,这些话题,都 是怎 么回事呢?这里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话题说一说: 第一个话题:晁盖的家在哪里呢? 晁盖是郓城县的,这毫无疑义。《大宋宣和遗事》说他是郓城县石碣村的,《水浒传》说他是东溪 村的。好久以来,郓城有种说法,说晁盖是郓城城南晁庄的,晁盖智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其家族为躲避 官府迫害,迁到了晁庄。 其实,《水浒传》中,东溪村和晁家庄都提到了,看来二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 系,甚至就是晁盖管辖的那个都保下面的两个村庄。 据说,晁氏族谱中有个晁盍,他就是晁盖。在封建时代,草寇不能入谱,影响家族的声誉。修谱的 时候采取了变通的办法,把“盖”字上部的草字头去掉,就成晁盍了。“盖”的繁体字,上部是有草字 头的。城南晁氏,本是北宋晁迪的后代。晁迪兄弟三人都住东京,其后,二支仍居东京,三支迁任城。 长支晁迪的后代迁巨野,这一支,以晁迪为始祖,以著名文学家晁补之为五世祖,到十世祖的时候迁居 郓城。晁氏是北宋历史上非常显赫的文官家庭,出过几十个进士。这样的家族,出一个给朝廷作对的 人,把他砍头入谱,从道理上讲,似也说得过去。 第二个话题:晁盖与宋江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晁盖和宋江是要好的朋友,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支持,都是梁山大业的领导者。 有人总喜欢把晁盖和宋江放在对立的位置去理解。本不对立,却对立着看,不出偏差才怪。他们在 文化、经历、性格、处事方法等方面,是有明显不同。比如,晁盖比较耿直,宋江比较婉曲。晁盖比较 刚强,宋江比较稳健。晁盖注重山寨形象和首领的威严,宋江为了招安不惜在降将面前低三下四。晁盖 只用堂堂正正的招数,宋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不同,并不意味着二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梁 山,主张招安和反感招安的都有,最后还是统一到宋江的招安路线上来,宋江推行的路线,是根据整个 山寨的利益考虑问题,并不是为他一人之私。何况,晁盖死的时候,招安的事并没有正式提上议程, 《水浒传》也就没有明写晁盖与宋江之间有什么招安与反招安之争。后来的电视剧写成他们之间有明确 的意见分岐,这是后人改造的结果。 第三个话题:传位问题为什么那么复杂曲折? 宋江刚上山的时候,晁盖就提出让位于他。晁天王归天时,早就排第二名的宋江,以他在梁山泊的 作为和影响,接着坐第一把交椅,不会有人反对。如果晁盖没有遗言,宋江也会自然成为领袖。可是, 晁盖临终前偏偏留下遗言:谁擒得射杀他的人,就让谁当梁山泊主。这事真的有些蹊跷。有人猜晁盖对 宋江的为人很反感,不想让他领导梁山大业。有些人带着这样那样的立场和偏见,以自己之心,度好汉 之腹。他们满脑子想的就是窝里斗,你没写是吧,我猜着是。其实,《水浒传》的作者是很高明,很有 驾驭能力,他比谁都明白,他需要着力的,是写不得志的英雄好汉们如何与占据要津的贪官集团的斗 争,揭露的是北宋朝廷的失政,他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对于起义军内部,重要的是写他们的团结一致 共同对敌,而不是写他们勾心斗角。当然,有人猜晁盖看清了宋江要走招安路线,故意不让他坐第一把 交椅。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只是可能。我的感觉,晁盖更可能更多的从报仇上考虑,谁为老寨主报了 仇,谁就坐他的位子。 还有一点,就是打曾头市的时间问题。有人说宋江以守孝百日来拖延为晁盖报仇。其实,宋江是主 张当时就打的,提出守孝百日的是吴用。封建时代很重视守孝的。说起来,斗一时之气,是军事大忌。 刘备为关羽发丧期间打东吴,惨遭夷陵之败,就是一例。 在卢俊义擒得史文恭后,传位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是按晁盖遗言办还是按对梁山的控制实力办。按晁 盖遗言办,就是让卢俊义当首领。众头领有意见,卢俊义自己也不干。按控制实力办,就是让宋江当首 领。众头领同意,卢俊义也同意,但有违晁盖遗言,宋江也不同意。宋江此时应当真的想让卢俊义坐第 一把交椅,因为这样才是实现先主遗言名正言顺,况且卢俊义名望大,有利于以后顺利招安。为了平息 众将领劝他做寨主的想法,他提出抓阄,宋江和卢俊义,一个领着打东平,一个领着打东昌,谁先破城 谁做山寨之主。最后,还是宋江先打下来,这时,他才做了山寨之主。 第四个话题是:为什么晁盖不在一百零八将之列? 梁山一百单八将是梁山泊起义的主体。但,梁山大业的创始人晁盖并不在其列,未免让人思索。如 果说《水浒传》“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一个“屏”字,说明作者是有意的。但如果换个角度看 问题,梁山好汉排座次的时候,晁盖早已升天,座次排的是活着的人,人死了,自然也就不用排了。这 样的话,那《水浒传》的作者就不是有意排除晁盖。 《水浒传》把晁盖写成这样一个开创梁山大业的响当当的英雄人物,或许不是凭空而造。同时也要 看到,梁山泊起义的首要领导,无论是史实还是小说故事,都是宋江。史书有宋江起义的记载而没有晁 盖起义的记载。《水浒传》中宋江始终是个串连各路人马的关键人物,也是一个有思想、有谋略、有统 御之术的人物,无论是笼络人心还是带兵打仗,他都有杰出的表现。《水浒传》起初曾叫《宋江》。以 宋江为核心的故事,自然要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才顺,才好写。如果把晁盖始终放在第一位, 那,宋江往哪里摆呢?还有,《水浒传》从头到尾就是在宣传忠义,而主张招安的宋江,才是这种“忠 义”的化身。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的晁盖,则很难体现那样的忠义。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晁盖这个不列一百零八的人,实际上居于一百零八之上,虽然这个位置比较虚, 但地位很高,象征意味很深。晁盖被称为“天王”,这个称谓,意味着把他看成佛教的广闻天王。广闻 天王在印度是财神,晁盖的劫官分财、仗义疏财与之相似。广闻天王在中国唐代以后被尊为军队的保护 神,到处设天王堂供着。晁盖生前死后保护着梁山军团,这也有共同点。晁天王升天后,所有的人都为 他守孝,梁山关键当口都在祭祠他,这应当有祈求他保佑山寨众生的意思在。 其实,《水浒传》中晁盖不在众将之列的情况,正是《大宋宣和遗事》中宋江的情况。人们常说 “来时三十六,去时十八双”,这个三十六,在《大宋宣和遗事》和诸多元杂剧中都不包括宋江,却包 括晁盖。九天玄女给的天书上写得分明,这三十六人,归宋江统领。三十六人是将,三十六人以外的宋 江是帅。在《水浒传》里,似乎宋江和晁盖对调了,宋江成了一百零八的第一个,晁盖却在一百零八之 外。 安排晁盖先死,并非始于施耐庵。在《大宋宣和遗事》和元杂剧中,晁盖都是先死了的。《大宋宣 和遗事》中,宋江上山之前晁盖已死,他是从卢俊义和吴加亮手中接的一把手。元杂剧中晁盖之死是在 三打祝家庄的时候,而不是在曾头市。晁盖被祝家庄的教师史文恭射中,梁山好汉深知史文恭弱点的卢 俊义上山,最终为晁盖报了仇。 或许,在人的感觉中和思想意义上,晁盖这样勇武刚强嫉恶如仇的信义之士更具英雄气质。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