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佘大平说水浒

“英雄水浒”是梁山地区水浒旅游的第一品牌

作者:佘大平 @ 2011-10-08

          “英雄水浒”是梁山地区水浒旅游的第一品牌                   佘大平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我们崇尚英雄人物,崇尚英雄行为。一部《水浒传》塑造了108 位英雄好汉,梁山是这些英雄好汉聚义的地方;所以,“英雄水浒”就成为现在梁山地区水浒旅游最具 有吸引力和号召力的品牌。所谓“水浒文化”,究其本质,就是“英雄文化”。游客从四面八方汇集到 梁山来,是因为他们崇拜《水浒传》中铮铮铁骨的英雄好汉,向往这些英雄好汉高高竖起“替天行道” 杏黄旗的地方。我们要把梁山地区的水浒旅游事业做强做大,就必须作出最大的努力、下最大的功夫宣 传“英雄水浒”,宣传“水浒文化”的英雄精神,自觉树立“英雄水浒”的品牌意识。很难想象,如果 我们没有“英雄水浒”的品牌意识,或者这种品牌意识不是那么明确,或者这一品牌受到了损害,梁山 地区水浒旅游事业能够顺利发展。   然而,这种“危机”是确实存在的。前些年,电视剧《水浒传》将宋江拍成“一门心思要投降、拼 死拼活打方腊”的令人讨厌的形象。最近几年,学术界出现了辱骂《水浒传》的声音。这种声音认为: 梁山好汉是“嗜杀成性”的土匪、强盗,是“恐怖分子”、“黑帮集团”;梁山好汉劫富济贫是抢劫、 掠夺,是暴力犯罪;梁山好汉抢劫的钱财根本没有用来救济贫苦百姓,而是自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挥 霍了;梁山好汉反贪官是反政府,是破坏国家安定,是反“人类公同秩序”;他们辱骂《水浒传》是 “中国文坛的扫把星”,《水浒传》的作者是“蛊惑人心的精神毒枭”;等等。   这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梁山108人的英雄形象,损害了“水浒文化”的英雄精神,损害了梁山地区水 浒旅游的“英雄水浒”品牌的光辉 。   这些所谓“新”说法肯定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如果这种说法能够成立,那么早已跻身 世界文学名著之林的《水浒传》,就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巨著,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水浒传》 的作者施耐庵也就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作家了。这种所谓“新”说法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这些先生们完 全忽视宋元时期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而用现代文明去批判古代文明,用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思维逻辑 去攻击八、九百年前中国人的思维逻辑。按照这种思想方法搞学术研究肯定是不科学的。 然而,我们也有应该检讨的地方。当年拍摄电视剧《水浒传》的时候,我们不是有人争着掏出大把的钞 票表示支持吗!当一个毫无英雄气的宋江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时,不知他们有何感想!前几年,有人在北 边辱骂梁山好汉是“土匪”、“强盗”的时候,我们不是有人把他请到梁山,让出山上的忠义堂给他安 放讲台吗!我们不能说这些人干了什么坏事,因为他们可能不明就里,遇事办事。但是,至少可以问一 问:作为梁山地区的一员,我们在从事水浒旅游事业时,我们头脑中“英雄水浒”的品牌意识明确吗? 维护这一品牌的愿望强烈吗?   实事求是地说,以上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学术界研究《水浒传》的现实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知 道,《水浒传》成书以后形成了“繁本”、“简本”两大版本体系和十几种版本,其中百回本是公认最 好的。但是百回本有一个宋江投降打方腊的尾巴,一直为读者所诟病,后来被人称之为“投降《水浒 传》”。明朝末年(1641)金圣叹将百回本后面宋江投降打方腊的尾巴砍掉;又通过评点的方式,将宋 江改造成真心造反的农民英雄;因而受到读者热烈追捧,被称为“英雄《水浒传》”。直到上个世纪50 年代,“英雄《水浒传》”风风光光地传播了300多年,而“投降《水浒传》”则被淘汰了300多年,几 近失传。然而,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一些研究《水浒传》的专家学者运用阶级斗争的理论猛批金圣叹, 稀里糊涂地给这位已死近三百年的古人戴上“反动封建文人”的大帽子,稀里糊涂地将“英雄《水浒 传》”予以封杀,又稀里糊涂地将几近失传的“投降《水浒传》”推荐给读者。   在当代《水浒传》的读者当中,大多数人只知有“投降《水浒传》”,而不知有“英雄《水浒 传》”;更不知道“英雄《水浒传》”淘汰了“投降《水浒传》”达300多年的历史;也不知道金圣叹曾 经稀里糊涂被批判,“英雄《水浒传》”稀里糊涂被封杀的历史。各种各样的《中国文学史》、《中国 小说史》都把已被淘汰300多年的“投降《水浒传》”当作主要文本来论述,而对风风光光流传了300多 年,本来就应该是《文学史》主要文本的“英雄《水浒传》”却很少提及,有的甚至只字不提。 鉴于当前学术界的这种状况,我们有人稀里糊涂地做了有损于梁山地区水浒旅游的“英雄水浒”品牌的 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了,责任不在他们。但是,在今后发展梁山水浒旅游事业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总 结经验教训,自觉而牢固地树立“英雄水浒”的品牌意识,要有随时随地维护这一品牌的强烈愿望。具 体的做法,我提出以下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要大力宣传“英雄《水浒传》”和水浒文化的英雄精神,大力宣传“英雄水浒”和“英雄梁 山”。这种宣传工作首先要从在梁山地区普及“英雄《水浒传》”做起,要让梁山地区的大多数人知道 “英雄《水浒传》”,阅读“英雄《水浒传》”。力争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然,普及“英雄 《水浒传》”是会遇到阻力的。因为学术界有些先生就是喜欢“投降《水浒传》”,就是不喜欢“英雄 《水浒传》”。由于《水浒传》是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千万不要陷入见仁见智 的永无休止的争论之中;我们只须着重宣传《水浒传》的传播历史,宣传“英雄《水浒传》”淘汰了 “投降《水浒传》”达300多年的历史,宣传300多年以来绝大多数的读者阅读的都是“英雄《水浒 传》”的真相;这些都是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第二、我们要大力宣传一代伟人毛泽东终身爱读“英雄《水浒传》”的感人事迹。   毛泽东一生都喜欢阅读《水浒传》,即使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也从不间断。毛泽东曾多次对友 人及外国记者说过,他就是受到《水浒传》的影响走上革命道路的。毛泽东的一生,除晚年而外,从未 提到宋江投降打方腊的问题,这证明他阅读的就是“英雄《水浒传》”。毛泽东在晚年发表了批判《水 浒传》的谈话,很明显,那是针对“投降《水浒传》”的。毛泽东仍然喜欢阅读“英雄《水浒传》”。 毛泽东晚年的秘书徐中远在《毛泽东读评五部古典小说》中回忆:“《金圣叹批改水浒传》(即“英雄 《水浒传》”)是毛泽东最爱看的版本之一。70年代,他还先后两次看过……(“英雄《水浒传》”) 主席一直留在身边,默默伴随着他度过终身。我们知道毛泽东晚年看过不少版本的《水浒传》,但是, 他最爱看的版本,就要数金圣叹批改的《水浒》了。”   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呐喊声中,青年毛泽东曾独自探访梁山。后来毛泽东回忆,他这次探访 梁山“因为这是《水浒传》中英雄聚义的地方”(见罗斯•特里著《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这一历史事迹的发现,是梁山水浒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我们应当努力开发这一梁山水浒旅 游的文化瑰宝。   为此我建议:以这一历史事迹为主题,修建一座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园”。这座主题“文化园”的 建立,将为梁山地区水浒旅游的“英雄水浒”品牌增添更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为梁山地区旅游景 区增添具有震撼力的革命传统内容的景点。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