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佘大平说水浒

说说“名妓李师师”

作者:佘大平 @ 2011-10-21

         说说“名妓李师师”            佘大平 《水浒传》描写了一群女性人物。除了潘金莲,恐怕要数李师师是读者最为熟悉的了。连梁山女将 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和一丈青扈三娘的名气都不如她。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以后,宋江心急火焚地要跟朝廷沟通,要受招安,当“国家的臣子”。可是 天高皇帝远,要钻朝廷的门路,跟皇帝沟通信息,比登天还难。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宋江忽然想起 “和今上打得热的”李师师。   李师师是京中名妓。她的来历与身世,《水浒传》只说她“芳年声价冠青楼,玉貌花颜是罕俦”; 色艺双绝,被荒淫无道的徽宗皇帝看中,同她鬼混上了。大宋皇帝竟然嫖妓宿娼,名声实在不好听。于 是专门挖了一条地道,从宫中通到妓院,徽宗皇帝就这样偷偷摸摸地同李师师来往。   宋江就是想利用李师师和徽宗皇帝的这层见不得人的关系,通过李师师和徽宗皇帝联系上,请求徽 宗皇帝下一道“赦罪招安”的诏书。   要见李师师倒也不难。宋江有的是银子,大块大块地往虔婆手上递,加上紧随宋江左右的浪子燕青 气宇不俗,多才多艺,伶牙俐齿,很快就同李师师说上了话。在李师师的妓馆里,宋江还填词一首, “尽诉胸中郁结”。可惜李师师看不懂这首词的意思。正在敷衍周旋之际,忽报徽宗皇帝“从地道中来 至后门”, 李师师急忙接驾去了。宋江的算盘落了空。   《水浒传》第81回“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出乐和”,写宋江派浪子燕青再去李师师家“打通 关节”。宋江这次使的是“美男计”。因为在梁山好汉当中,只有燕青算得上是英武俊秀的美男子。到 了李师师家,“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水性的人,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说,口舌利便,到 有心看上他。酒席之间,用些话来嘲惹他;数杯酒后,一言半语,便来撩拨”。因而这一次非常顺利, 燕青很快就见到了徽宗皇帝,向徽宗皇帝报告了梁山好汉恳请赦罪招安的要求。后来梁山泊被朝廷招 安,宋江一伙都成了“国家的臣子”, 李师师是起了关键性作用的,功劳不小。   李师师到底是什么人?其身世如何?《水浒传》都没有细说,给读者留下了不解之谜。   其实,在中国小说史上,李师师是一个有名的人物。关于她的故事,在宋、元时期可能是一个比较 热门的“说话”题材。   《大宋宣和遗事》前集就有几段文字是写李师师的:李师师“名冠天下,乃是东京角妓”,“这个 佳人是两京诗酒客,烟花帐子头,京师上厅行首”。 徽宗皇帝“引高俅、杨戬私离禁阙”,出后载门, 到金环巷私访妓馆,遇见李师师便流连忘返,难舍难分,大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意思。但是《大宋宣和 遗事》的叙事文字比较简括,也没有将李师师其人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宋人无名氏的小说《李师师外传》。这篇小说在开头便将李师师 的出身和身世作了详细介绍:   李师师者,汴京(今开封)东二厢永庆坊染局匠王寅之女也。寅妻既产女而卒,寅以菽浆(豆浆) 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尝啼。汴俗,凡男女生,父母爱之,必为舍身佛寺。寅怜其女,乃为舍身 宝光寺。女时方知孩笑(小儿之笑)。一老僧目之曰:“此何地,尔乃来耶?”女至是忽啼。僧为摩其 顶,啼乃止。寅窃喜,曰:“是女真佛弟子。”——为佛弟子者,俗呼为“师”,故名之曰“师师”。 师师方四岁,寅犯罪系狱死,师师无所归,有倡籍李老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妓 院)。   这里不仅将李师师这个名字的来历交代清楚了,而且说她生即丧母,幼而丧父,从小被娼家收养, 长大成为名妓;写她因身世悲苦堕入风尘,乃身不由己,笔下透露出作者对她的同情。所以,下面在叙 述徽宗皇帝迷恋李师师的细节时,对李师师并无难堪之词,对她的娼妓生涯也没有歧视和蔑视的意思。 相反,作者将这个风尘女子写成颇有爱国之心、颇有民族气节、颇有侠士之风的奇女子。   由于徽宗皇帝宠爱她,便赏赐给她很多钱财,“计前后赐金银钱、缯帛、器用、食物等不下十万 (缗)”。而当金人南侵,渡过黄河,威胁汴京,国家处于危急之中的时候,“师师乃集前后所赐金 钱,呈牒开封尹,愿入官(捐给政府),助河北(抗金军队)饷”。这种慷慨的爱国之举,对于一个风 尘女子来说,是十分难得,十分了不起的。   不久,金兵攻破汴京,徽宗和钦宗两个皇帝被俘,卖国贼张邦昌将李师师当作礼物送给金人:   师师骂曰:“吾以贱妓,蒙皇帝眷(爱),宁一死无他志。若(你)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 乃事事为(敌人)斩灭宗社(国家)计!今又北面事丑虏(金人),冀(希望)得一当(机会),为呈 身(投靠)之地。吾岂作若辈羔雁贽(见面礼)耶!”乃脱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   李师师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痛骂奸贼,慷慨赴死,代表了当时中原老百姓抗金救国的强烈要求, 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相比之下,《大宋宣和遗事》所写的李师师就要差一些。   《大宋宣和遗事》收进李师师的故事,写徽宗皇帝竟然和李师师的“结发之婿”贾奕争风吃醋,后 来还不顾羞耻地堂而皇之地将李师师接进宫中,“赐夫人披”,又册封为“明妃”;主要是为了揭露徽 宗皇帝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错误,而没有注意开掘李师师这个艺术人物的内心世界。 关于李师师的结局,《大宋宣和遗事》只说后来徽宗皇帝悔悟,“将李明妃废为庶人,在后流落湖湘 间,为商人所得”。这个人物始终没有写好。   《大宋宣和遗事》所写李师师的故事,可能是民间早期的传说,仍然保留了当时老百姓不分青红皂 白歧视妓女的偏见。   无名氏的《李师师外传》可能晚于《大宋宣和遗事》,所以李师师这个艺术人物写得比较成熟,比 较丰满,尤其是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得有深度,真实地记录了宋、金战争中中原老百姓的爱国感 情。   《水浒传》对这个故事作了较大的修改。在揭露徽宗皇帝荒淫误国的同时,笔下总是对这位皇帝多 有回护,不象《大宋宣和遗事》将他写得那样厚颜无耻。在徽宗皇帝同李师师的关系上,写出了他们之 间的感情,但写得比较雅致而且含蓄。   至于李师师的结局,由于《水浒传》没有写到宋、金战争,所以就没有写她的慷慨捐躯。随着主要 故事情节的继续发展,李师师的故事就丢到一边去了。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