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水浒街

寻踪访迹的浦氏调查及其他-《水浒寻根》读后

作者:刘兆清 @ 2012-05-30

寻踪访迹的浦氏调查及其他 ------《水浒寻根》读后感 《耐庵学刊》杂志主编刘兆清 浦玉生先生是江苏盐城市委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这个岗位工作之繁杂,堪称各行各业之首, 而浦先生却在工作之余,焚膏继晷,穷年兀兀,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考证,三十年来,特别是近 十多年来,专著不断出版,《水浒寻根》即是其中之一。当今专家院士到党政部门挂职的不少,所谓 “学而优则仕”;而在职的公务员,成为货真价实的专家学者的则不多,浦先生以学术研究、考证中的 卓越成就,被中国水浒学会礼聘为副会长,这种逆向挂职,可以聊备一格。浦先生既在工作上努力进 取,又在学术上锐意精进,在当今潮流中,可谓凤毛麟角。 水浒作者施耐庵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被兴化一位公职人员胡瑞亭在白驹镇上发现其踪迹,并予以 披露以后,当时不少专家学者曾打算实地调查(如胡适)皆未果行。直至建国后之1952年,才由中央文 化部,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此后1962年江苏省组织一次调查,1982年全国掀起一股“施耐庵热”, 又进行一次调查。从1983年起,特别是世纪之交以来,浦玉生先生又进行了一次私人调查,这次调查可 以定名为浦氏调查。前几次调查,都是着重从宏观上征集文物史料,以认证施耐庵之有无及身世、籍贯 等,而浦氏调查,却是从微观上,一点一滴寻踪访迹,他利用出差之余,工作之暇,乘“笃笃车”,走 乡间路,进村入户,足迹所至,北达山东济宁,南到浙江绍兴,西至安徽北部,东临大海,说来巧合, 这个地域,正是元末张士诚起义鼎盛时期所拥有的地盘,巧合中也有暗合,施耐庵从张士诚起义,入士 诚幕,士诚占领之地,皆有施去的可能。他行万里路,进百家门,访张家港河阳山、江阴市大宅里,走 苏州、入钱塘,访丽水之青田、温州之文成,到山东济宁之梁山、菏泽之郓城、泰安之东平、聊城之阳 谷,专赴淮安寻王氏小方壶斋遗址,这些寻访虽不能找到施耐庵的直接证据,却大大给我们提供了施耐 庵这个人物的生活情景,使施耐庵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古人说,士先识见而后文章。我以为一位学者,要取得较高的研究成就,必须具备:博览----实践- ---识见----勤勉。本书征引古籍文献之丰富,可见其阅读之广,其栉风沐雨,亲历考察,一般人所难 能。在考察中,重点选择江阴大宅里、淮安小方壶斋,这两处地方有了突破,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 施耐庵从张起义,就迎刃而解了,可见识见之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书,却体现在一位党政 机关的公职人员身上,反观少数身居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士,却懒惰成性,剽窃成风,不下苦 功,故弄玄虚,能不以浦先生为榜样吗?! 在大丰市白驹镇北9公里处,有一个刘庄镇,刘庄镇有一位佛门居士高鹤年,他是全国名人,民国初 期写过一本《名山游访记》,这部名著,传读很广。浦先生也是大丰人,他的这本书,也可以作为游记 来读,其文字的清新活泼,叙事的引人入胜,细节之具体传神,读之不能释手,无怪其洛阳纸贵也。 浦先生年富力强,为人谦虚谨慎,谦谦有君子之风,为文严谨平实,是书所见所闻,纯作客观记 叙,提供人们以丰富的资料,而不存门户之见,不强加人以观点,为人为文,深得同侪学者之敬佩,而 为资深专家所嘉许。阅读《水浒寻根》一书之后,写了一点感想,以自勉。 2011年10月20日 (原载《耐庵学刊》第21期)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