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佘大平说水浒

也说“狗尾续貂”

作者:佘大平 @ 2012-12-20

也说“狗尾续貂” 佘大平 《水浒传》自问世以来,无论中国社会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它一直拥有人数众多的狂热的读 者,“水浒热”从来没有降温的时候。《水浒传》还留下了一些神秘而有趣的问题,常常引起人们的猜 想和遐思。于是,有些人便抓住这些神秘而有趣的问题大做文章,替《水浒传》写起“续书”来。但 是,《水浒传》写得太好了,在读者中的影响太大了,任何“续书”都配不上它。于是,很长时期以 来,人们便将那些五花八门的《水浒传》的“续书”统统说成是“狗尾续貂”。 《水浒传》的“续书”现在能看得到的大约有三种:一是俞万春的《荡寇志》,此书原名《结水浒 传》。二是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三是陈忱的《水浒后传》。这些所谓“续书”,都不过是借 《水浒传》的大名,以各种理由拉扯上几个《水浒传》中的人物,另写一部完全独立的小说罢了。这种 情况与高鹗续写《石头记》后四十回是不一样的。 俞万春的《荡寇志》,接着金圣叹的删改本第70回,即百回本《水浒传》第71回写下去,但是其故 事内容与施耐庵的《水浒传》完全对立,完全是唱对台戏,有悖于天下老百姓的意愿。凡是喜爱《水浒 传》的读者对它无不深恶痛绝。我们暂且不去理睬它。 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讲述宋江、卢俊义等梁山好汉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害 死以后,转世托生为杨幺、王摩等人,在洞庭湖君山“水浒”聚义造反,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对 抗。它承接《水浒传》第1回“误走妖魔”的构思,利用“妖”字与杨幺的“幺”字的同音关系,巧妙地 让北宋末年的宋江和南宋初年的杨幺发生联系,从“水浒”的词义出发,让梁山泊和洞庭湖君山发生联 系;从而把北宋与南宋的两次农民起义联系起来,显得自然、生动,妙趣横生。 作为《水浒传》的续书,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强调杨幺起义是梁山好汉造反的继续和发展。 这部小说描写杨幺是洞庭湖畔的一个普通农民,在家“侍奉父母,谦恭待人”,深受乡亲们的信赖和爱 戴。由于贺省这个恶霸依官仗势,欺压百姓,“作损人利己的事”,杨幺愤恨不平,把贺家打得七零八 落。岳阳知府不问青红皂白,诬控杨幺是“盗贼”,将他抓进大牢。由于乡亲们的营救,杨幺幸免于 死,改判充军,逼得他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后水浒传》虽然继承了《水浒传》造反的故事内容,但是,杨幺等人却拒绝朝廷的招安。杨幺 说:“宋江的仗义疏财、结识弟兄,便可学得;宋江的懦弱没主见,带累弟兄遭人谋害,便不可学 他!”在这部小说中,自始至终回响着这种高亢的反对招安的呼声。这种情况说明:梁山好汉接受朝廷 招安的可悲下场,深刻地教育了后人,使他们不再犯前人的错误。 杨幺对于南宋皇帝偏安一隅,不图收复失地,不积极实行抗战的政策非常不满。老百姓传言:南宋 皇帝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仍然“每逢月夕花朝,带领嫔妃近侍,游幸西湖,遇花赏花,逢景玩景”,便 愤慨地说:“人谁无忠君爱国之念,独不思父兄处于何地,而犹然觅景寻欢,效儿女之乐,蹈前人之丧 亡,英主固若是耶?”他以行医治病为名,冒险进入南宋宫廷,当面斥责南宋皇帝赵构:“近信谗言, 弃父兄于沙漠,远忠良于草野;日拥吴姬,湎于酒色,将西湖为行乐之场,得染沉疴。弃社稷之重,忘 君父之仇,为君而若是耶?”杨幺的这番话大义凛然,情词剀切,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在古代,人们的爱国思想与忠君观念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当时人们习惯于将皇帝当作国家和 民族的代表,特别是在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关头,这种观念尤其强烈。因此,在杨幺等人的思想中, 往往夹杂着浓厚的忠君的成分。在临安城中,杨幺听说南宋皇帝赵构生了重病,名医郭凡不愿进宫行 医。杨幺劝说郭凡:“你我在此,尚居宋土,尚食宋粟,若置之而去,于心未免有歉。”表现了杨幺对 南宋皇帝的眷恋之情。杨幺痛斥皇帝的过失,是希望“君能悔过,远谗去佞,近贤用能,挽回宋室”, 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的热忱。甚至连赵构也受了感动,当面称赞他“具此忠君爱国之念,诚当今勇义之 士”。而杨幺认为赵构“果有枭雄之度,偏业有余,心中畅快”,对这位皇帝仍旧寄予了信赖和希望。 杨幺回到洞庭湖后,立即将议事堂改名“忠义堂”。这一方面是要学宋江的故事,同时也是他的忠君思 想的表露。 陈忱的《水浒后传》作为《水浒传》续书的特征更加明显:它直接从梁山好汉尚在人世的三十二位 头领写起,写他们重举义旗造反。宋江等人被朝廷所赐药酒毒死以后,原来的一百单八位梁山好汉只剩 下区区三十二人了。然而,那些把持朝政的权奸佞臣仍然将他们看作“盗贼”,处心积虑要把他们斩尽 杀绝,逼得他们只有奋起造反,重举义旗,继晁盖、宋江之后,又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宏伟事业。这 部续书认为,造成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是以蔡京、童贯为首的一帮权奸佞臣。因而,小说用了许多笔墨 描写人民群众对这些卖国奸贼的切齿痛恨和烈火般的复仇情绪。第22回钦宗下令将“六贼”发配充军, 但是李纲等人认为不杀“六贼”不足以平民愤,便派勇士王铁杖刺杀他们。王铁杖只杀了王黻、杨戬、 梁师成三人,另外几个奸臣在充军的路上躲藏了起来。可是不久他们落到了李应、燕青等梁山好汉的手 中,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国破家亡的凄风苦雨中,梁山好汉出于民族感情,对宋徽宗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第24 回写燕青和杨林冒险进入金人的兵营,看望被拘押在营中的徽宗皇帝,使宋徽宗大为感动。宋徽宗是在 当了金人的俘虏、成了亡国之君的时候,才明白梁山好汉都是忠君爱国的贤才杰士。陈忱虚构这些情 节,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梁山好汉的忠义思想。 饮马川的李应在攻克沧州以后,担心徽宗皇帝的安危。他说:“我们都是大宋子民,自祖宗至今, 恩养一百六十年,君父有难,也该去探个真消息。”在这亡国的危难时刻,梁山英雄同朝廷的关系已经 不是原来的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关系,梁山英雄把徽宗皇帝当作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他们奋勇抗金的目 的,是要救国救民,挽救民族的危亡。梁山英雄即使是由于“金人势大”和后来对继续亲信奸臣的南宋 朝廷不信任而到海外另创事业,也仍然忠于宋朝,不忘故国。 如果说,这两部续书都是“狗尾续貂”,当然也说得过去。因为《水浒传》确实写得好,为它写续 书总是不容易成功的,写得再好也是“狗尾巴”。可是也应该承认,因为有了这样两条“狗尾巴”,使 得《水浒传》增色不少。 这可是两条缀满了珍珠的“狗尾巴”。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