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会动态

致学术界各位朋友

作者: @ 2013-07-28

《水浒争鸣》编辑部《水浒国际网络》 致学术界各位朋友: 美籍华人刘再复精心炮制的《双典批判》一书(三联书店 2010年7月版),诋毁《水浒传》和 《三国演义》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坏的两部书”,是“把中国人引向地狱之门”的“大灾难书”;因为 《水浒传》崇拜暴力,《三国演义》崇拜权术。 刘再复除了肯定少数几部著作,如《论语》、《山海 经》、《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认为这些表现的是中国的“原形文化”,其余他所提到 的诸多著作,几乎都是“伪形文化”,《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则是所谓“伪形文化”的代表。 喝着中华文化的乳汁长大成人的美籍华人刘再复,几乎把中华文化全部彻底否定了。 著名学者欧阳健教授在自己的博客《古代小说与人生体验》曾就刘再复的《双典批判》 发言[2011-04-26 ]:“他们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毫无道理的批评,是迎合和利用精英阶层畏 惧革命的心理,阉割中国传统文化中仅有的一缕阳刚,对中国人的心理和中国的国民性格贻患无穷。” 著名学者胥惠民教授在《中国古代小说网》撰文说[2012-01-20 ]:“刘再复虽然名为‘文化批 判’”“胡乱联系反映的是精神的错乱。”“刘再复彻底否定《水浒传》《三国演义》究竟意欲何 为?” 山东郓城卢明先生在《水浒国际网络》撰文指出:刘再复“故做惊人语,并不能将双典打倒。不顾 实际地盲目抹黑,并不能加重作者及文章的份量,也抹杀不了经典的光辉,反倒暴露了作者的骄妄和轻 浮”。 刘再复“否定代表中国文明的一大批经典著作,要把中国古代文化史抹得一团漆黑,究竟想说明 什么问题?” 刘再复所说的“崇拜暴力”,指的是《水浒传》的“尚武精神”。所谓“尚武精神”,是人类历史 上所有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谁没有尚武精神,谁就要被淘汰。何况,中华民族的“尚武精 神”是为了反抗压迫、匡扶正义、保家卫国。在几百年的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屡受西方帝国主义列强 和日本倭寇的侵略,正是这种“尚武精神”保卫了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 上,中华民族从没有用武力侵略过别人。这样的“尚武精神”有什么不好! 刘再复说《三国演义》“崇拜权术”。 所谓“权术”,如果剥离其中的感情色彩,其实指的就是政 治家的政治智慧,是所有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试问从历史到现实,有哪个政治家不搞“权术”?除非他 是大傻瓜。当然,所谓“权术”要严格区分正义和非正义的性质。 这个问题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相当复杂。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但凡那些有利于民生和社会发 展以及国家统一的,就是正义的。刘再复不分青红皂白,笼统地斥责所谓“权术”,不是弱智,就是别 有用心。 刘再复《双典批判》的所谓“新”东西,不过是早已有人使用过的老伎俩——用现代人的感情去 曲解古人,用现代人的思想去批评古人,用现代人的法制、法律去批判古人。 总之,他们是用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和社会文明去谴责古人的“野蛮”和“愚昧”。这有点像 手拿自动步枪的向手拿长矛大刀的挑战。手拿自动步枪的即使是个大白痴,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就能取 胜。 历史文化的问题,必须放在历史文化的视野下来分析、研究。那些以现代文明去批判古代文明的 人,虽然说得头头是道,其实是在耍小聪明,是在投机取巧,是在占古人的便宜,反倒暴露了他们其实 是不学无术的骗子。 刘再复的所谓“新”东西,不过是以为自己是“美国人”,用帝国主义老爷的“高贵”眼光来“审 查”并诋毁中华文化。 刘再复虽然已经成了“美国人”,但凡瞧不起自己原先母国文化的人,反而会被主流社会的美国人 所看不起;并且,也一定会受到全球华人的鄙视和谴责。 因为,但凡正直的“美籍华人”,他們都清楚地知道自已來自另一个国家;他们爱美国,但也爱自 己的母国,绝不会去恶意诋毁母国的文化,即使他不喜欢母国現今的政治制度。 虽然国内外有出版社为《双典批判》出版,虽然有文化名人为刘再复题写书名,虽然有刘再复的母 校请他去大放厥词,虽然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追捧他,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双典批判》是一部诋毁 中华文化、污蔑中华文明的坏书。 我们呼吁学术界有识之士立即行动起来,对刘再复的《双典批判》据理驳斥,据理批判。这不仅是 为了捍卫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应该帮助那些才华横溢却不明真相的莘莘学子,以及许许多多年轻的网 友,帮助他们认清《双典批判》的本质,不要被刘再复蒙住了眼睛和心智。 《水浒争鸣》编辑部 《水浒国际网络》[jsycjfm@163.com] 2013/07/28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