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明清小说研究

《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序

作者:蔡义江 @ 2014-02-28

《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序 蔡义江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 (上海书店出版社)、沈治钧《红楼七宗案》(江苏人民出版社)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 最重要著作。三十余年前,王利器曾著文列举周氏谬误十大类,硬伤四十余处是为先导(见1980年《红 楼梦研究集刊》第2辑)。杨著以清史学者之严谨,指摘周氏之《红楼梦》考证不可信,兼及追随者刘心 武“秦学”之荒诞,皆据史实立论,不从臆测;沈著揭露周氏惯用造假、妄言惑人,文德可议,事必详 考,用力极勤极深;胥著则是对周氏红学谬误的全面批判,是他多年反复思考、潜心研究的结集,立足 高、视野广、剖析深,是一部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精神,捍卫我国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及其文学巨著《红楼 梦》不被任意歪曲的力作。 新时期初,我与周汝昌先生曾有过一段交往,先是书信往来,后来也曾多次登门访谈。大概因为我 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有许多批评,遂被看中,说了许多好话。我出版的几部书也得到他的推介, 且赞誉有加。但我行事、治学自有原则,并不因人情而任意附和,作违心之论,比如我根本不信他《红 楼梦》续书是乾隆阴谋指派高鹗篡改的说法。自上世纪末期到本世纪以来,我们渐行渐远,终至断绝了 交往。这主要原因还是“道不同”而绝无个人恩怨。 有一件事是令我懊丧的。上世纪90年代,传通县张家湾发现所谓“曹雪芹墓石”。我应《文学遗 产》之约,写了《西山文字在,焉得葬通州?》一文,辨“墓石”系当地人李井柱伪造。这一看法,至 今未变。但拙文的最后引了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史事稽年•末期》出处为“佚名《爽秋楼歌句》”中的 一首《八声甘州•蓟门登眺兼凭吊雪芹》词作旁证,还猜想词为清人所作。文章两次收入拙著论《红楼 梦》集子中。多年后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所谓“佚名”,其实就是周汝昌,是他将自己写的东西冒 充史料来蒙人的。同样受骗的还有胡德平同志。这当然也怪自己缺少警惕心和识别力,总以为老先生不 至于如此无聊。 周汝昌晚年,见学术界气候环境适合无监管的自由化营销,遂大展拳脚,一年内凑起七八本书来, 大肆宣扬他破绽百出的“写实自传说”和五花八门的奇谈怪论,诸如曹雪芹的妻子是史湘云,也就是脂 砚斋和畸笏老人;贾宝玉不爱林黛玉而爱史湘云,林黛玉即“麟待玉”;神瑛侍者不是投胎贾宝玉而是 甄宝玉,“绛珠误认了恩人”;“木石姻缘”和“金玉姻缘”都是指史湘云和贾宝玉的关系;《红楼 梦》写了九层“金陵十二钗”,共一百零八钗,以对应《水浒》一百零八将……等等,这可谓“满纸荒 唐言”。还将脂评本中许多明显的错别字,说成是“最可宝贵的”雪芹“原笔”,都保留在他的校注本 中,甚至任意篡改原文……。这些都能在胥著此书中读到。 周先生今已作古,但我国有长期受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统治的历史,权威高于真理,既然其生前已享 有“大师”“泰斗”之名,红学上已被搅浑的水一时恐怕也难以澄清,唯有凭一贯坚持走正道的研究者 持续不懈的努力。一些同志虽不与人争是非,却有着明确的坚持与取舍,正不容邪,继续批判歪风邪 气,从事清污消毒工作,实更为必要。这些都是红学健康发展的希望。 当然,改善学术环境,恢复学术的科学本质,严格区分科学与娱乐的界线,提倡摆事实、凭证据的 实事求是的学风文风,树立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特别是要求媒体、宣传工具加强社会责任感, 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党的领导得以改善,在学术领域内能真正深入贯彻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流于作报告的套话和口号,那么,我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将会大大改观,红学的 春天也就不远了。 2012年6月25日于北京 (《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胥惠民著,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4年1月版。)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