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欧阳健说水浒

以历史的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作者:欧阳健 @ 2014-09-22

以历史的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欧阳健 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之首的《水浒》,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从《水浒》的成书过程看,数百年 间各阶级阶层的“作者”都为它的结成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在其中添加了自己的思想份额;从《水浒》的 流传过程看,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级阶层的接受者中,都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产生过强烈的社会反 响。 共和国成立之初,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赋予数百年来被封建统治者诬蔑为“诲盗”、 “坏人心术”的《水浒》以“农民起义颂歌”的崇高地位,反映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人们肯定它对封建黑 暗的揭露,对人民反抗斗争的赞颂,成为最先整理出版、最受推崇的古代小说;《智取生辰纲》、《景阳 岗》、《拳打镇关西》、《风雪山神庙》选进了语文教材,武松、鲁智深、林冲成了青年人敬佩的英雄。 随着研究的深入,《水浒》的主题又出现了“忠奸斗争”说和“为市民写心”说,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 研究者,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指导下对《水浒》的开掘。不论是“忠奸斗争”说还是“为市民写 心”说,对《水浒》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却是没有歧义的。 《水浒》既是我们民族性格与心理的产物,又反过来滋养陶冶了我们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例如,《水浒》 所表达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就是我们民族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民族性格的反映。马克思说 过:“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水浒》的精髓是“义”,它是中国人在长期社会斗争实践中凝成 的道德规范,核心是提倡人与人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宋江为什么叫“及时雨”?因为他常“济人贫 苦,赒人之急,抚人之困”。宋江还有一种好处,就是平等待人,始终如一,“但有人投奔他的,若高若 低,无有不纳”。鲁达为什么可爱?当他听说卖唱的金翠莲被恶霸郑屠迫害,不仅慷慨赠银,送她父女外 出逃生,还惩罚了这个恶霸。鲁达从来不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总是“没事找事”,专门抱打不平,甚至 一再为之付出极高的代价也在所不计,这种疾恶如仇的刚烈心肠和豪侠气慨,是他赢得人们热爱的根本原 因。《水浒》提倡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要舍利以取义,为了他人而“仗义疏财”和“见义勇 为”,都是最崇高的行为。 然而,风光了几十年的《水浒》,如今却遭遇到新的厄运,就其大者言之,约有两端: 一曰解构。“解构主义”是从西方引进的理论,尽管定义冗杂,前后矛盾,难有统一解释,但其目标所 向,则是打破、颠倒、重构现有的秩序、伦理规范及由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民族性格等。引进以后,与 “西化”的浪潮相互呼应,竭力把中国固有的好东西说成坏东西,如打着“人性”旗号,指责《水浒》 “残暴”、“野蛮”,是“非人的文化”,完全不顾事实地攻击武松是“只有力量,没有头脑;只有兽的 勇猛,没有人的不忍之心”的“怪物”等等。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武松被阳谷县知县聘为都头,是执法之 人,武大郎被西门庆害死,他首先想到的是依法办事,查找证据,找何九叔拿到武大郎中毒的骨头,然后 召集四邻,录下潘金莲、王婆的口供,之后才把状子递交给县官。但县官不听他的,因为西门庆跟他有更 大勾结。武松忍无可忍,才怒杀了西门庆。金圣叹对武松的评价很高,称之为“天人”。武松是活生生的 市井中人,哥哥就是卖炊饼的小商贩。经常受人欺凌的城市贫民,幻想有这么一个弟弟,能打南山猛虎, 保护自己。武松是小说家根据市井阶层的心理创造出来的,受到市井民众的推崇是非常合理的。在山东快 书、扬州评话等曲艺舞台上,武松都是了不起的英雄形象,他怎么就成为怪物了呢? 批评《水浒》的主要理由是,现在讲和谐了,不能提倡打打杀杀。但和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冲难道不 希望和谐?他其实最想做“诗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贾宝玉。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相当的社会地 位,安逸的家庭生活,一向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当高衙内调戏自己的妻子,林冲正要一拳打下去,发现 是自己上司的儿子,便把手缩了回来。但高俅没有放手,他不仅不管教儿子,反说:“若为林冲一个人, 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么是好?”毫不顾及林冲是自己的下属,与陆谦等设下毒计,再三要致林冲于死 地。高俅是懂法律的,充分利用法律来害人;陆谦为了自己的升迁,卖友求荣,设计让林冲误入白虎堂, 直欲置他于死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写林冲取出刀来,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什么冤 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这八个字千万不要小看。陆谦的卑鄙行径,受 到古今读者一致的鄙夷,这就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的深意。现在流行翻案风,把好人说成坏人,坏 人说成好人,但没有人会为陆谦翻案。面对这种情势,指责《水浒》是“‘非人’的文化”,是“任人杀 戮的文化”,岂不成了杀人犯最卑劣的帮凶?!中国人绝不是好事之徒,最是安分守己,善良、勤劳、正 直。也正因如此,当不平与压迫降临时,当这种压迫到了忍无可忍之时,就不得已“逼上梁山”。哪里有 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逼上梁山”四个字,千古闪光,赋予被压迫人民起来反抗、起来斗争的正当性与 合法性。企图彻底否定“逼上梁山”,彻底否定“造反有理”,才是最没有人性的最反动的理论。 二曰演绎。将古典名著演绎为影视作品,本是普及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很多人没有看过原著,看看改编 的影视作品,或可成为弥补的办法。然而实践证明:古典名著之改编,将随时代之推移而愈益劣化,原因 在后世之编剧不谙旨趣,后世之演员无其气质。大片消解传统,明星强奸英雄。美国大片,场面大,人物 多,血肉横飞,横尸满地。而中国的传统戏剧,一根马鞭,走上一圈,就过了千山万水,两军对阵,良将 出马。美国大片讲究的是刺激,中国文化讲究韵味。一味模仿美国大片,结果是消解了我们的文化传统。 同样,以大牌明星来演英雄,举手投足,在在都是消解古典英雄的气质。而对于《水浒》来说,改编影视 作品尤成了新的厄运。 旧版电视剧《水浒》已经有许多毛病,如主题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就不合《水浒》 的本意。《水浒》的主题是“逼上梁山”,一个“逼”字,说明英雄的反抗是被动的。新版电视剧《水 浒》,看了更让人心惊肉跳,顿足捶胸。“智取生辰纲”是《水浒》写得最好的章节之一,新版编剧故意 大唱反调。杨志的妙计是不用车子,挑担前行,电视剧偏偏要用车子推。挑和推,对路径的要求是不一样 的:挑,可以走小路;推,却只能走大路,且不说是否招人眼目。白胜在原著里是很次要的人物,“那汉 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电视剧让白胜去赌博,在赌场上鬼混,然后被人 发现了,尽是鸡毛蒜皮的琐碎情节。更可怕的是,白胜看到一个押运军士昏过去了,但眼睛还睁着,大喊 “他看到我了”,亲自动手把这人给杀掉了。“智取”的要点是拿走钱财,尽量人不知鬼不觉,电视剧倒 好,先让他们惹下一条命案,弄得大张旗鼓起来了。再说,白胜何尝杀人?他只是一个窃贼,你把他写成 随意杀人,岂不是附和了“杀人成性”的帽子吗?原著写杨志喝酒,原本很不情愿,喝得也最少,最先醒 来,指责其他人不听从他的指挥,又想跳崖自杀,后来又决定远走他乡,细致地展示了英雄面临绝路的内 心冲突。电视剧竟让其他人先醒来,杨志尚在昏睡,一群人指着杨志大骂,这岂不是浅薄的恶搞吗?这群 人若要推卸责任,只要把杨志捆起来送官就可以了,围观聚骂是什么意思?这都是自作聪明,荒唐可笑, 故意和施、罗唱反调,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犬。我给新版《水浒》电视剧的题词是: 性格篡改情节篡改并主旨一概篡改立志与施罗唱反调方显绝代编剧温豪杰 美丑颠覆好恶颠覆连观念全数颠覆刻意向市场送秋波不愧盖世策划宁财神 上海东方台做了一个节目,叫“达人水浒”。那天温豪杰、宁财神都到场了,也请来了一位李师师的扮演 者。有人问她:“你为什么演李师师,想不想演潘金莲?”这个演员回答:“潘金莲太高了,我不敢演, 我只能演李师师。”听罢不觉毛骨悚然。 近代以来,文学家以“反对封建婚姻”、“追求个性解放”为潘金莲翻案;新版电视剧《水浒》则以“敢 爱敢恨”、“为了真爱死了也值”再为潘金莲翻案;至于被谋杀的武大郎,是没有自知之明、幻想能吃定 天鹅肉的癞蛤蟆,把命搭了进去是活该;武松更是大宋虚伪教育制度的牺牲品,残忍的凶手,不应该被认 为是英雄,对《水浒》的演绎,于是便与对《水浒》的解构合而为一了。 又问李师师的扮演者:“如果从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挑选一个做丈夫,你愿意选哪一个?”这个演员摇摇 头:“一百零八个我都看不上。”“那你看上谁啊?”“我看最好的还是西门庆。”据网上调查:最令女 人喜欢的角色是西门庆,这个结果真是太可怕了!西门庆是阳谷县一个破落户财主,是《水浒》以其全部 仇恨和愤怒所加以鞭挞的城市恶霸的典型。他从小是一个奸诈的人,近来暴发迹,就县前开着个生药铺, 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为非作歹,成为市井上的蜂蝎一般的恶人。不 想斗转星移,西门庆居然也有走红的时候。中华论坛在描绘新版《水浒》再为潘金莲翻案时写道: 潘金莲在长达7集的剧情里被甘婷婷演成了一个纯情可爱、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幸福和为了保全幸福被迫 杀死武大郎的一个令人同情的美丽性感女子,比王思懿版潘金莲只有3集的表演更加细腻、真实、煽情、 贴近生活。尤其令人回味的是,当潘金莲和西门庆第一次好上后,导演安排了长达6分钟的一段非常缠 绵、令人心醉的柔情伴唱,好像是潘金莲第一次感受真正幸福的心理状态描述,在那个时刻,潘金莲和西 门庆两人在床上腾云驾雾,而武大郎却在雪天地里吆喝卖烧饼。后来就是在潘金莲被武松杀死之后挣扎的 那段时间,潘金莲笑着好像是视死如归得样子,心理还在回味和西门庆激情的美好时刻,此时又响起了导 演安排了长达6分钟的一段非常缠绵、令人心醉的柔情伴唱。好像是在告诉人们:为了真爱,死了也值! 这一段柔情似水、激情缠绵的伴唱在长达80集的连续剧里仅仅在这两处出现过,在其他剧情处再也听不到 这样的美妙伴唱了。说实话,笔者将这7集反复看了还几遍,特别将这段柔情音乐欣赏了好多遍,确实能 给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美妙感觉。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2/13/97/3_1.html) 电视剧如此处理,与其说是迎合世俗的低级趣味,不如说是为现实中的西门庆横行纵欲辩解。而就妇女的 地位而言,与“喜儿当初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传达出来都是不祥的信号。一百年前,中国伟大的女性 秋瑾,创办了一份《中国女报》,提出妇女在政治解放的同时,要实现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敬告姊妹 们》中说:“我们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 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着;绸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 儿红红的搽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 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 世,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百年之后的《中国女报》,却在介绍女子如何拼命打扮自己,向 男人推销自己。从前是“足儿缠得小小的”,现在是“脚趾涂得花花的”;从前是“头儿梳得光光的”, 现在是“头发染得黄黄的”。过去的喜儿,宁愿变成白毛女也不愿受黄世仁的凌辱;如今的喜儿,却排着 队等候黄世仁一轮一轮的相亲考核。过去宰相女儿王宝钏相中的薛平贵,是个叫花子,因为她看准他是个 人才;百年之后的女孩子,理想是找个好老公,钱多一点,房子大一点,跟着他过个安逸日子就蛮好了。 西门庆钱多,房子大,跟官府有勾结,自然成了追求偶像。至于善恶美丑,是非利钝,就可以不管了。这 样下去,我们的民族要走向何方? 请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水浒》,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罢。 (载《文艺报》2014年9月3日,有删节)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