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究水浒 弘扬民族精神  
    主办:中国水浒学会
    顾问:佘大平
    主编:浦玉生

  • 首页
  • 关于水浒国际网络
  • 联系我们

首页 >> 水浒争鸣文库

再探《水浒传》之“逼上梁山”

作者:林云 @ 2014-11-23

再探《水浒传》之“逼上梁山” 湖南林 云 一直以来,在给学生讲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探究《水浒传》的主题时,都是采用的传统的“官逼民 反”,告诉学生108个“好汉”之所以上梁山,全是因为在官府的逼迫下的无奈之举。近来,再次慢读 《水浒传》,发现这108个“好汉”上梁山的原因值得好好探究,真正像林冲一样被官府逼上梁山的所占 比例非常少。因此,我想我们把“官逼民反”作为《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来教给学生有欠思考。 我认为可以把这108个好汉上梁山的原因分为三类:一是被官府逼上梁山;二是主动避上梁山;三是被 “梁山”逼上梁山。下面,就把我的分析略作梳理,以向同行及专家讨教。 首先我们来看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好汉。这一类人物以林冲为代表,他们在官府的逼迫下,走投无路,完全 陷入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境地,为了求得生存,被迫举大计而上梁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因为多种教材所选,所以林冲上梁山不再赘述。下面我们来看看武松上梁山的过程。武松应该算是比较遵 守法度的,当他为兄报完仇,杀死西门庆、潘金莲之后,并没有想到上梁山去逃灾难,而是到官府去自 首。结果因“情有可恕”,再加上打虎英雄的名声,所以只判了个刺配孟州,武松老老实实地去了。在孟 州因快活林一事,得罪蒋门神,被蒋门神串通张都监、张团练,再次将武松发配,并要在飞云浦杀死武 松。为了活命,武松再次杀人,又为了报仇,武松杀死了蒋门神、张团练及张都监一家共十五人。此时的 武松,除了上山落草外,已别无退路。武松先上二龙山,最后并入梁山。如此看来,武松上梁山,可算是 官府逼迫。 与武松有类似遭遇的还有猎户解珍和解宝。兄弟俩本是登州第一猎户,因山上有猛虎伤人,官府严令捉 拿。解珍和解宝在山上守候了一天加半夜,终于用窝弓射伤了一只猛虎,但没料到这猛虎竟带伤滚入了毛 太公的后园,由此带来了灾殃。毛太公家里当着里正,但也有猎虎的任务,现在老虎主动送上门,正好交 官差,岂有送出去的道理?毛仲义连夜带人送虎到官府邀功,毛太公则在家拖延应付。解珍解宝自不肯咽 下这口恶气,打乱了毛太公的家肆,终被毛太公父子设局下入大牢。他们也知道,解珍解宝这兄弟俩也不 是好惹的,为了斩草除根,又利用在官府当孔目的女婿上上下下使钱,要将他们两个害死在牢内。幸亏顾 大嫂带着一伙人劫了大牢,救了解珍解宝兄弟俩,杀了毛太公一家老小。一伙人已无处安身,只得投奔梁 山而去。解珍解宝可算是被官府逼上梁山。 其次是主动避上梁山的好汉。这一类人比官府逼上梁山的要多很多,他们基本上是主动犯罪,为了躲避法 律的制裁主动避上梁山的。在这一类好汉当中,最有名的当属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七人。晁盖本是东溪 村保正、本乡财主,吴用是一私塾先生,公孙胜一云游道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都是打渔郎,这几 个人都有着较安定的生活,只有刘唐自幼飘荡江湖。如果能安份守纪的话,在那个社会也能较舒畅地活下 去。但十万贯生辰纲吸引住了他们的眼球,以劫富济贫的名义夺取了。像这种强盗的行为,不管在什么社 会都是违法之事,不能因为有一个动人的旗号就能冲淡行为的罪责,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何况,他们 劫来的钱财并没有用来济贫,全部搬上了梁山。 在主动避上梁山的人当中,还有一个人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誉满江湖的宋江。不管在什么年代,我认为 宋江所犯下的罪责,即使不判死罪,也绝对会是个终生监禁。在上梁山之前,他所犯下的罪责有五条: 一是为晁盖等通风报信,晁盖他们犯的是诛九族的大罪,而宋江本是宋朝的押司,站在他自身身份的立场 应该维护法律的尊严,但他没有,却知法犯法,让朝庭要犯得以逍遥法外。这一行为,哪个性质的社会能 够容忍? 二是怒杀阎婆惜,阎婆惜的确对不起宋江,不顾葬父之义,不顾结发之情,但宋江完全没有必要杀死她, 一个大男人,而且还是一个会功夫的大男人对付一个弱女子,用得着刀么?完全可以用武力抢过招文袋, 用火烧毁,她阎婆惜到哪里去告宋江这个体制内的人?但宋江却不,第一刀勒出阎婆惜的血,第二刀砍断 了她的头。杀人尝命,自古皆然。宋江先亡命江湖,后刺配江州。 三是计赚秦明。秦明本是青州兵马总管,一心为朝庭出力,捉拿背叛朝庭的花荣等人。宋江为让秦明落 草,杀人甚巨。先让人假扮秦明,掳杀青州城外平民。“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 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秦明有言:“你们兄弟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 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像这条罪状,就不是简单的杀人放火了,放在今天的话当以叛 乱罪处理,如果朝庭得知宋江此时的行为,正常社会还会有宋江的立足之地吗? 四是浔阳楼题反诗。宋江刺配江州之后,感怀身世,自觉走正途发迹无望,内心苦闷,在浔阳楼醉酒后, 这个一生谨小慎微的人终于坦露心底:“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他时若逐凌去志,敢笑黄巢 不丈夫。”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诗,宋江被刺配江州是冤枉吗?难道因为你是宋江,杀人就不用受罚?宋江 先是潜逃,躲避法律制裁;后是贿赂管营等监狱管事人员,不但未受责罚,反而过得逍遥自在,哪里有半 点冤曲?在危害社会上还要超过黄巢,哪里还有半点人性?要知道,黄巢是一个食人恶魔。“[黄巢]贼 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 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据不完全的最保守统计,黄巢的军队围困陈州近一年的时间里, 至少吃掉了三十万老百姓。另据《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卓吾子评:‘僖宗以貌取人,失之巢贼,致令 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宋江想超越黄巢,不知道该要给社会、百姓带来怎样的灾难? 五是灭门黄文炳。梁山泊好汉劫了法场,救了宋江和戴宗,宋江趁乱杀黄文炳一家报仇。即使黄文炳真的 “陷害”宋江,也只黄文炳有罪,应不累及家人。但是,结果却满目血腥:“晃盖、宋江等呐声喊,杀将 入去。众好汉亦各动手,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把黄文炳一门内外大小四五十口,尽皆杀 了,不留一人。”把别人满门四五十口尽数杀了,宋江还能在正常社会立足吗?为了逃脱大宋当律的制 裁,宋江只好避上梁山。 主动避上梁山的还有鲁智深、李逵、杨雄、石雄、孔明、孔亮等人,原因大抵相仿,不再赘述。 再次是被“梁山”逼上梁山的,这一类人最多。这些人大多有着富贵安定的生活,甚至在社会上有着较高 的声望,但因为梁山需要他们,在梁山的计谋之下,这些人无可奈何的上了梁山。下面着重分析两个人 物,他们最不可能上梁山,但最后却无可奈何地上了梁山。 一是卢俊义。他祖居北京,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但不幸被宋江惦记了,“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 时,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吴用于是定计,让他前往梁山的势力范围,以便迫他入伙。但卢俊 义是大宋王朝的忠实信徒,岂会轻易落草梁山?在路过梁山脚下时,他竖旗抒志:“慷慨北京卢俊义,远 驮货物离乡地。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表男儿志。”可见他是正统社会的拥趸。及至被计擒上梁山后, 宋江等人劝他在梁山坐一把交椅时,卢俊义严词拒绝,“宁就死亡,实难从命。”“小可身无罪累,颇有 些少家私,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宁死实难听从。”可见卢俊义心坚似石,是不可能背叛大宋的。 但智多星有的是办法,先绝卢俊义的归路。在发送李固下山时,特意告诉他卢俊义已和梁山好汉商议定 了,坐第二把交椅。特别强调,家里壁上有反诗一首,并对李固作了详解。这不就是告诉李固,快回去告 官,卢俊义已在梁山入伙。李固走后,梁山泊大小头领轮流宴请卢俊义。卢俊义虽归乡心切,但人在屋檐 下,怎能不低头?在梁山上一住两月有余。这在大宋王朝的人看来,不就造成了已在梁山入伙的既成事 实?李固也果然不负宋江吴用所望,卢俊义进得家门,饭还未吃一口,便被二三百做公的绑到了留守司。 屈打成招,下于死牢。后梁山好汉劫法场、智取大名府,终于救得卢俊义,卢俊义虽挣得一条性命,但在 正常社会已无立身可能。梁山好汉的这一行径,不就是实证了李固的状词么?走投无路的卢俊义只得上了 梁山:且叫众人把应有家私金银财宝,都搬来装在车子上,往梁山泊给散。没有梁山的“妙计”逼迫,愿 “死为大宋鬼”的卢俊义怎会背叛朝庭? 二是柴进。他本是沧州横海郡的贵族,精通武艺,人称柴大官人,江湖上又唤做“小旋风”。后周世宗柴 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在家中。拥有皇家的血统,身份尊贵,富可敌国。 像这样的人,想要他到梁山落草为寇,应该是千难万难。但因有了梁山的惦记,柴进也难逃上梁山落草之 路了。梁山把朱仝逼上山后,因朱仝与李逵不相容,吴用便让李逵住在了柴进的庄上:“你且小心,只在 大官人庄上住几时,切不可胡乱惹事累人。待半年三个月,等他性定,却来取你还山,多管也请柴大官人 入伙。”难道吴用不知道,有了李逵的地方,还能安静?特别是“多管也请柴大官人入伙”这句话,说明 梁山早就在算计柴进了,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把李逵放在柴进庄上,应该是一着好棋。柴进的 叔叔柴皇城被殷天锡欺侮,要强占柴皇城的花园,李逵得知,便要动斧。柴进道:“李大哥,你且息怒, 没来由和他粗卤做甚么?他虽是倚势欺人,我家放着有护持圣旨,这里和他理论不得,须是京师也有大似 他的,放着明明的条例和他打官司。”遇到不公,柴进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正常途径来解决,也是完全有可 能赢的,当朝太祖的圣旨,谁敢不遵?所以,当柴皇城被气死后,柴进仍想的是要往东京告状。他从未动 过要借梁山好汉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落草为寇是身份高贵的柴进从未想过的。 但事情因为有了李逵的参与,这一切就由不得柴进了。李逵三拳两脚打死了殷天锡,就害得柴进被押进了 死囚牢。表面上看来,李逵是在帮助柴进出气,其实是害柴进走上了不归路。这里毕竟还是大宋的法治之 地,下人闯了祸,主人焉能不负责?这时,梁山好汉瞅准了机会来救柴进了。但和以往的方式完全不同, 没有使用金银买上嘱下,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方法,连牢都懒得劫了,直拦派大部人马,高举梁山旗 号来救柴进。这不是摆明了告诉大宋王朝,柴进与梁山是一伙的么?这可是造反啊!有哪个王朝能允许造 反者长存?这摆明了就是断柴进的后路,除了上梁山落草外,别无他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柴进表 面上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但究其祸首却是梁山诸好汉们。 被梁山逼上梁山的,除了他们二人外,还大有人在,如秦明、李云、李应、杜兴、朱仝、徐宁、汤隆等, 这部分人在上梁山的好汉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   从以上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山好汉们上梁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不加分析不加区别,一 概以“逼上梁山”来概括,则会掩盖许多事实,有误导学生之嫌。所以,我认为即使在讲授教材中的传统 篇目之时,也不可先入为主,需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做到不误人子弟。

最新文章

AI发布

浦玉生著《张士诚传》读后感

AI发布

浦玉生著长篇人物传记《张士诚传》简评

AI 望海

试论浦玉生传记文学方法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网站目录

  • > 水浒争鸣文库
  • > 学会动态
  • > 周锡山说水浒
  • > 明清小说研究
  • > 欧阳健说水浒
  • > 耐庵亭
  • > 水浒街
  • > 水浒传播史
  • > 佘大平说水浒
  • > 水浒杂志
  • > 水浒文化
  • > 水浒艺苑
  • > 水浒博物馆
  • > 水浒博客
  • 联系方式:

    邮箱:pyscn@sina.com

    © 2021 SHUI-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